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汽车市场“冰火两重天”:政策调整后新一轮“淘汰赛”开启

  来源:家电网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10月销量占比首超50%。展望接下来的发展,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的多重因素下,行业竞争加剧但机遇犹存。车企新一轮淘汰赛已然开启。

天河马新闻

  来源:家电网

  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10月销量占比首超50%。展望接下来的发展,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的多重因素下,行业竞争加剧但机遇犹存。车企新一轮淘汰赛已然开启。

汽车市场“冰火两重天”:政策调整后新一轮“淘汰赛”开启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

  具体数据,今年1至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1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

  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51.6%。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10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01.4万辆,同比增长90.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继续实现较高增长,一方面是国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显效,力度大,惠及面广,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较高增长。另一方面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使得部分消费者存在提前购车现象,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的消费高峰。

  专家同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企新品供给的持续丰富、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补能体系的不断完善等,也共同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较高增长。

  车企业绩分化

  从上市车企三季度报告来看,行业呈现明显分化态势。

  从前三季度营收来看,比亚迪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前三季度营收为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净利润为233.33亿元,同比下降7.55%。对于业绩变动原因,比亚迪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业绩变动主要受到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压力的影响。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3%,达到437.48亿元。

  上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44.9%。前三季度,上汽集团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合计81亿元,同比增长17.3%。上汽集团董事、总裁贾健旭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长城汽车三季度营收为612.47亿元,同比增长20.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98亿元,同比下滑31.23%;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业收入为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35亿元,同比下滑16.97%。针对第三季度业绩变动,长城汽车表示,本报告期公司实现销量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同时因加速构建直连用户的新渠道模式以及加大新车型、新技术的上市宣传及品牌提升,投入增加导致净利润波动。

  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达203.8亿元,同比增长101.8%,环比增长11.5%;净亏损3.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净亏损18.1亿元大幅收窄;第三季度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达116007台,同比增长149.3%,环比增长12.4%。基于当前业绩表示,小鹏汽车预计,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将介乎12.5万辆至13.2万辆,按年增加约36.6%至44.3%。总收入将介乎人民币215亿元至人民币230亿元,按年增加约33.5%至42.8%。

  蔚来汽车预计第三季度交付87,000台至91,000台车,同比增长40.7%至47.1%;预计总收入为218.1亿元至2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到22.5%。

  理想汽车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为9万至9.5万辆,同比下降37.8%至41.1%;营收248亿至262亿元区间,同比减少38.8%至42.1%。

  小米集团三季报显示,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营收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90亿元,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当季新车交付108796台。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小米宣布第50万辆小米汽车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下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2025年全年小米汽车预计将交付超40万辆。

  挑战加剧,但机遇犹存

  对于接下来汽车市场发展,多方给出了相似的看法:挑战加剧,但机遇犹存。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25Q4市场进入冲量季,预计销量强劲或将继续破新高,电车渗透率预计破新高;Q4市场销量强劲是确定的,其中主要经营中低端市场、品牌力较强的车企将集中获益。但在2026年,市场需求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该行预计车企将进入新一轮淘汰赛。

  华源证券研报认为,2026~2027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政策的退坡或呈现影响面积广、影响幅度大、低价车受影响更显著的三大特征。尽管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50%,但考虑到优质供给推出+新能源渠道逐步下沉+厂家/经销商或可能承担部分退坡的补贴,预计购置税补贴退坡下2026年新能源渗透率还能维持个位数百分点的小幅增长,潜在可超预期的点或看智驾迭代进展。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日前举行的广州车展群访中表示,每一年汽车行业都是残酷血腥的,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已进入所谓的“决赛阶段”。这场竞争没有尽头,传统民营企业和国企都在加速布局,真正的稳态可能需要10年才能显现,关键是坚持、稳健发展、活下去。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同样认为,展望26年,变局特别多。“我唯一敢确定的是,2026年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残酷跟血腥。”‌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市场所考验的,将是车企真正的产品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HEA.CN| 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原创科技门户

  涉猎| 家电、数码、财经、电动汽车、家用清洁能源、VR、海外科技与投资

  时评及投资建议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

  Mobile|1709-2081-598

  编辑 / 作者:恂恂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h427.cn/5373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