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千问引领AI应用“灵光时刻” 国产GPU发展将提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千问引领AI应用“灵光时刻” 国产GPU发展将提速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李兴彩 杨翔菲

  近期,国内外的AI应用市场可谓风生水起,火爆异常。

  11月17日千问登场,18日蚂蚁灵光上线,并接连获得用户热捧,“阿里系”凭借这两款产品,“杀入”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前六。

  更猛的是速度。千问公测一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增速超过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至今增长最快的AI应用。或受此消息影响,11月24日,阿里港股盘中一度大涨近6%,A股多只阿里概念股应声大涨。

  事实上,从北京到硅谷,AI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大众市场,形成多极竞争的AI应用产业格局。凭借Gemini 3.0,谷歌重回AI“铁王座”,狂揽6.5亿用户,还收获了超过200万的开发者。

  千问的出现,代表中国AI力量已从技术追赶进入应用引领的新阶段。而AI应用的“井喷式”增长,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拉动GPU产业链的发展,并给国产算力芯片带来巨大、难得的“入场”机遇,带动产业链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正因为此,头部国产GPU公司有望率先抢食红利,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千问引领阿里的“灵光时刻”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澎湃的当下,中国AI产业走到了哪一步?作为中国唯一具备软硬一体、垂直整合能力的全栈AI公司,阿里给出了答案。

  11月17日,阿里旗下AI助手千问App率先登场;18日,通用AI助手灵光紧随上线。“阿里系”凭借这两款产品,“杀入”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前六,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穿透力。

  11月19日,千问公测上线仅两天后,热度持续飙升,冲入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总榜第三位。截至11月24日,公测一周的千问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超越ChatGPT、Sora、DeepSeek,成为截至目前增长最快的AI应用。

  截至11月24日,上线6天的灵光总下载量已突破200万次,远高于ChatGPT首周的60.6万和Claude的15.7万。目前,灵光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应用榜单中维持第六位,在App Store中国区免费工具榜维持第一位。

  上海证券报记者测试发现,上述两款产品均有强烈的“好用”属性。

  以千问为例,其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它不是“赛博玩伴”“赛博网友”,而是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个人助手”。千问能够撰写报告、制作PPT、处理金融信息,未来将与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深度整合,持续强化其Agentic能力——让AI不仅能理解、能生成,更能跨场景协同、直接把事办成。

  而灵光首批上线的三大核心功能——“灵光对话”“灵光闪应用”和“灵光开眼”中,“灵光闪应用”备受用户喜爱。该功能支持最快30秒生成一个小应用,消除了应用开发的门槛,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全民手搓AI应用”的热潮。网友晒出的应用中,包括“辅导作业赛博功德箱”“遛娃抽签器”等,让AI助手不再只会“回答问题”,而是有了“可交互的行动能力”。

  目前,“千问恐慌”成为海外社交媒体讨论的热词。这意味着,继2025年初DeepSeek之后,阿里巴巴接力在2025年末向全球投下中国AI冲击波,全球市场正在重新评估中国AI的真实分量。中国AI在模型领域的硬实力,已经转化成用户实实在在能看得到、用得着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千问和灵光的爆火只是开端。随着开源模型持续演进、Agent(智能体)能力快速迭代、生态融合加速,千问App有望成为AI时代的国民级应用,承载中国AI赢得全球顶级竞争的使命。

  全球“提速”的AI应用

  事实上,阿里千问的爆发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AI应用进入“全面开花”阶段的缩影——从北京到硅谷,AI技术正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大众市场,形成多极竞争的AI应用产业格局。

  作为全球AI领域的领军者,谷歌正通过“生态矩阵”策略抢占AI应用市场高地。

  凭借Gemini 3.0,谷歌重回AI“铁王座”,NanoBananaPro(即Gemini 2.5 Flash Image 模型)则好用到“让用户尖叫”。

  由于在生成式AI技术上的重大突破,Gemini 3.0 Pro视觉理解能力对屏幕截图的理解准确率高达72.7%,达到现有最先进水平的2倍。这意味着Agent将装上接近人的“眼睛”,从而彻底重塑AI操作计算机的模式。谷歌还首次将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AI助手“Gemini Agents”(双子座代理),以系统化方式向消费者开放。

  与此同时,谷歌AI大模型的用户正在快速增加。谷歌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Gemini应用目前月活跃用户已达6.5亿,而集成其能力的AI Overviews拥有20亿月活用户。

  庞大的用户基数源于谷歌生态的深度整合——Gemini 3.0不仅与Gemini Ultra 2模型共同强化多模态理解能力,更深度嵌入谷歌搜索、Android系统等核心产品。同时,谷歌面向开发者开放Gemini API,吸引超200万开发者构建垂直领域应用。

  Meta则延续“开源生态”路线。今年4月,Meta在首届LlamaCon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其“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家族Llama的下载量已达到12亿次,这一数字较2024年12月初的6.5亿次下载量有了显著增长;Meta AI助手用户数量也接近10亿。此外,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基于LlamaCon贡献了数万个衍生模型,这些模型每月被下载数十万次。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AI应用竞争已从“单一产品比拼”转向“生态系统较量”,谁能构建起更开放、更适配场景的技术生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沙利文与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的《AI赋能千行百业白皮书(2025)》显示,AI产业已进入硬实力比拼阶段,2024年全球AI市场规模约为615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6万亿美元。

  国产GPU“入场”机遇期到来

  谷歌Gemini 3.0和NanoBananaPro的能力为何能够突飞猛进?谷歌的TPU或许功不可没——这让谷歌有了充足的算力。而在“阿里系AI大模型”身上,还体现出丰富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未来4年至5年要实现1000倍的算力扩展。”在11月6日的全体员工大会上,谷歌云AI基础设施负责人Amin Vahdat表示,公司必须每6个月把服务容量翻倍,才能满足人工智能服务的需求。

  在多位半导体业内人士看来,AI应用的“井喷式”增长,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拉动GPU产业链的发展,并给国产算力芯片带来巨大、难得的“入场”机遇,带动产业链加速技术迭代与生态建设。

  11月24日晚,“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披露了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其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3635054%,足见投资者的认购火爆。

  事实上,近年来,得益于AI大模型及应用的快速发展,国产GPU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记者注意到,除了摩尔线程,还有沐曦股份、燧原科技、瀚博半导体、格兰菲等多家国产GPU公司正处于IPO进程中。

  “AI的规模化落地亟需普惠算力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市场对算力成本与能耗高度敏感。”瀚博半导体相关高管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瀚博半导体秉持“为数字和像素世界提供浩瀚算力”的使命,聚焦底层算力的真实需求,致力于提供以自研芯片、底层软件及应用开发工具为核心底座的芯片综合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据介绍,目前,瀚博半导体的图形渲染GPU、数据中心GPU及边缘GPU三大产品线均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视频增强、结构化视频处理、工业AI、云手机、云游戏、云端渲染等多个细分关键赛道实现商业化落地。2025年,瀚博半导体还与中创智领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智慧矿山、数字工厂等前沿场景,推动传统制造业从“经验作业”向“赛博作业”变革。

  需要提及的是,多位受访人士认为,与互联网泡沫不一样,AI大模型及其带动的AI算力产业是一场“长坡厚雪”的大机遇。

  “AI当前的火热不能称之为泡沫。”摩尔线程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建中表示,AI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让人觉得有泡沫。但回归事物本质来看,AI是利用人类已有的知识打造一个超级智能体,只要智能体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没有遇到瓶颈、AI大模型还在进化,AI就依然处于高速发展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凌辰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h427.cn/5431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