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英伟达扇扇翅膀,2026年中国手机要涨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36氪)

文|邱晓芬

编辑|苏建勋

谁能想到,黄仁勋在韩国的一顿饭,全球几亿智能手机消费者的钱包,要在2026年“失血”。

10月末,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约了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首尔一家小店里吃炸鸡、喝啤酒。这家店名为“Kkanbu Chicken”,在韩语里有“亲密朋友”的意思。

饭桌上,黄仁勋特意送上英伟达DGX的礼盒,并亲笔写下“致我们的合作和世界的未来”。韩国媒体披露,黄仁勋此行意在巩固与三星的关系,锁定三星的HBM存储产能。

李在镕和黄仁勋谈笑间,中国手机大厂的供应链要难受了。11月初,大家收到消息:2025年一路狂涨的三星LPDDR 5,因为没产能,干脆对外暂停报价。

HBM和LPDDR是内存存储单元的两种表现形式——LPDDR是把存储单元盖成“底层连排别墅”,主要用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而HBM则像是把存储单元垒成摩天大楼,是存储工艺最复杂、最昂贵的形态,主要用在训练大模型的AI智算中心。

2025年,为了支撑AI应用、大模型训练,英伟达不得不挤占大量的LPDDR产能,而在有限的存储产能限制下,手机行业则需直面缺货、减产、调价的窘境。

涨价、减配,几乎是中国手机在2026年可以预见的未来。

近期,一众手机行业高管及行业人士无法继续沉默应对,纷纷在微博上发声。

小米卢伟冰表示,“存储成本上涨远远高于预期,且会持续加剧”。雷军也发出感慨,“内存实在涨太多”。

王自如则在直播中警示,2026年手机售价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因为当供应链整内存面临涨价风波的时候,一定是会通过售价或者减配的方式,来平衡这种成本浮动”。他同时强调,这而并非营销炒作。

英伟达扇扇翅膀,2026年中国手机要涨价△手机厂商高管们近期集体发声

蝴蝶效应的一幕,在2025年的中国手机行业上演。

英伟达截胡存储芯片

“存储涨上天了,比黄金还猛”,一位存储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智能涌现》。

以三星LPDDR 4X为例,分别在今年的3、4月份和10月份各迎来一波大涨价,从原来的6美金报价一路上浮至25美金,涨幅高达三倍。此外,更先进的LPDDR 5今年也有同等的涨幅,甚至在11月份直接暂停报价。

英伟达扇扇翅膀,2026年中国手机要涨价△三星HBM3E

在过去,存储行业一直呈现“好两年、差两年”的周期性波动:

当存储行业处于上行周期时,存储大厂们往往加大马力扩充产能——随之而来的供过于求,又导致价格下滑——待存储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大家集体减产——促使价格上涨,推动新一轮的上行。

前述行业人士表示,按照产业规律,2025年本就应该是价格上行、缺货周期的开端。但英伟达虎视眈眈抢夺产能,直接加剧了原本就供小于求的市场局面。存储产业原先的周期被扰乱了。

英伟达是当前存储行业最大的卖家。为了彰显诚意,黄仁勋不仅躬身与存储大厂领头人打感情牌,还瞄准账期痛点,向美光、SK海力士在内的存储供应商支付天价预付款,包下他们未来的HBM产能——作为对比,手机厂商一般是按季度结算。

《智能涌现》粗略计算了下英伟达今年扫射了多少HBM芯片。

2025年,英伟达的GPU出货量预计为300-400万颗,每一个GPU大致搭配80-140GB的HBM(作者注:H100是80GB的HBM3,H200是141GB的HBM3e)。

保守计算,英伟达一年里至少要用掉2.4亿GB,以一台手机运行内存12GB计算,英伟达一年芯片消耗的内存量,相当于2000万台手机的内存总和——差不多是中国手机年出货量近1/10。

英伟达扇扇翅膀,2026年中国手机要涨价△H200 GPU

而存储大厂们对于英伟达截胡,或许也喜闻乐见。正常情况下,HBM报价是手机LPDDR存储的数倍,而最新的HBM也越来越值钱,比如,HBM3E就比上一代HBM3贵了一半。

目前,来自AI和数据中心的营收,已经占三星、SK海力士产能的15%-20%,大有赶超手机的趋势——手机的营收占比则是30%-35%。

为了不错失AI浪潮的机会,存储巨头们除了每年为英伟达疯狂翻倍扩充产能外,也同时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产能大挪移。

比如,三星和SK海力士都决定将先进制程的产能优先分配给HBM,还大大削减了利润较低的 LPDDR4等传统产品生产,连高端手机上使用的 LPDDR5也被HBM挤占。

面对存储厂商的“拆东墙补西墙”,多位行业人士向《智能涌现》预测,存储供需缺口的弥合时间可能会比过去更漫长,缺货潮至少会蔓延至2027年甚至更久。

“今年的情况,是过去几十年前所未有的”,一位存储行业资深行业人士向《智能涌现》判断,“我们可能进入了一次存储行业的超级周期”。

手机厂商“渡劫”中

中国手机厂商,正在艰难跨越“超级周期”。

前述存储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智能涌现》,存储当前处于卖方市场,致使供应链发生微妙转变——过去手机厂商与存储的协作方式是,手机厂商按照每个季度规划,给存储原厂下订单。

而如今,这些需求不一定能被全部满足,比如,某手机大厂近期在汇报需求后,直接被存储原厂无情砍掉了三四成。“现在不是看手机厂商你有多少需求,而是看三星海力士有多少货可以划给你”。

英伟达扇扇翅膀,2026年中国手机要涨价△三星LPDDR存储芯片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销量越大的产品系列,存储的缺口也更大,意味着成本压力也更大。

如果关注近期这波旗舰手机,也可以窥见存储短缺的压力已经现身。

几年前手机厂商掀起的堆内存大战,在2025年有了停战趋势。曾经号称“掀起大内存普及风暴”的24GB+1TB配置,今年几乎少有大的手机厂商使用(除红米、红魔),而顶级旗舰机型运存的最高配置也基本改为16GB。

在定价策略方面,16GB配置的机型起售价,基本比去年上涨了几百元不等。

手机厂商无法坐以待毙。红魔游戏手机产品总经理姜超近期发博称,存储行业价格飙升,近期没闲着,“一直在和供应链同事一直催料!催料!催料!”

为了把价贵的存储用在刀刃上,一位手机厂商人士告诉《智能涌现》,不少毛利低、销量不确定的手机项目已经被砍。

风暴当中,部分国产存储厂商是少数吃到红利的玩家。

一位存储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智能涌现》,近期,小米一直在供应链上找存储,甚至原来一些无法进入手机供应链的国产存储厂商,也难得收到了问询,获得了合作入场券。

另一边,《智能涌现》获悉,财大气粗的华为也正将国内某头部存储厂商的产能直接包圆。

不过,存储涨价,最终买单的是有换机需求的消费者。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向《智能涌现》预测了手机市场接下来的走势——

存储带来的成本大幅上升,可能会导致高端旗舰机继续涨价;

中端产品涨幅会小点,但会导致部分用户换机需求延后;

低端产品压力最大,已没有降本空间,可能会减少产品线和出货量;

郭天翔预计,2026年的手机产品由于成本限制,可能会在很多地方降配,整体产品升级幅度可能不会很大。

或许,对于置身于这波存储涨价潮中的消费者而言,最有效的建议便是——尽早买手机吧。

end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h427.cn/5259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