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9日
- 星期三
在拉夫罗夫的发言中,他并没有提及任何国家的名字,他的论点显然是,依赖外部盟友的时代已经过去,真正能够承担起国防重任的,终究还是自家的军队。陆军、海军和空天军不仅是俄国的防线,更是其安全的基石。在经历了乌克兰冲突后,西方的制裁与压力让俄罗斯不得不更加依赖自身的力量。
“福建”舰的航母生涯起步于2025年11月,而这艘航母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倘若把航母与量产这两个概念结合,光听上去就已足够让人心跳加速。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单艘航母的服役,而是一整支航母舰队的形成。与此同时,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及052D型驱逐舰等主力舰艇也将一同入列,这无疑是为新编队注入了更多力量。这些战舰如同璀璨明星,各有各的光辉,但在“福建”号面前,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过去的几年里,叙利亚内战导致了该国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随着阿萨德政府的垮台,许多新兴势力开始在叙利亚政坛上崭露头角,而朱拉尼的上任成为了这个历史节点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在他很短的时间内,不仅成功洗白自己的身份,还赢得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支持,这显然不是靠运气,而是通过极其聪明的外交策略实现的。
近年来,北约在弹药产量上始终落后于俄罗斯,但这种局面在今年几个月内发生了显著改变。吕特在讲话中指出,北约联军的弹药产量现已超过俄罗斯,这一消息背后反映的是北约新建工厂和产业链恢复所带来的实质性进展。外媒报道显示,北约的弹药生产能力从7月份的“远远落后”转变为如今的“领先”,这一转折让整个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最新的战场动态。在哈尔科夫方向据报有八名乌军士兵投降,尽管这个数字看似不大,却代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乌军的心理防线正在瓦解。这片区域一直被视为乌克兰的“防线”,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当连这最后一道防线都出现松动时,乌克兰的整体战局就显得愈加令人担忧。
首先,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几乎是公然挑衅。尽管她的言辞披着外交的外衣,但其内容却频频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高市早苗曾明确表示,假设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封锁,日本必须做好准备,在“存亡危机事态”中行动。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她对台海局势的极度关注,更显露出她希望将日本卷入这一复杂的国际争端。然而,台海问题历来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任何外部干涉都可能遭遇中国的强烈反制。
所谓“盟友”,在传统意义上意味着互为支撑、风雨同舟。但冷战时期的历史提醒我们,结成军事同盟往往意味着将自己绑定于某种意识形态或战略阵营之中,这背后可能潜藏着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当年北约与华沙条约组织的对立,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冲突与对抗。如今,俄罗斯深知这一点,因此拉夫罗夫的表态并非仅仅是对中国的疏远,而更多地是在重申其独立性与自我依靠的战略选择。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