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6日
- 星期日
没人能想到,就在泰王专机即将降落北京的前一天,11月12日,泰柬边境突然响起密集枪声。柬埔寨国防部当晚紧急发布声明,直指泰国军队向柬方平民开火,造成5人受伤,指责泰方公然违反双方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泰国军方迅速反击,声称是柬埔寨士兵先逼近泰方边境基地开火,持续时间长达十分钟,泰方保持克制不代表没有全面应对的准备。双方各执一词的表态,让刚刚维持不到一个月的停火协议彻底破裂,边境局势瞬间升级。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反应果断,当即下令边境部队进入戒备状态,调派兵力增援边防,这一举措既是对冲突的直接回应,也延续了他今年7月边境冲突时“坚决回击挑衅”的强硬立场。
时间拨回2021年6月,俄乌边境已剑拔弩张,俄军装甲集群在边境完成集结,乌克兰军队也进入一级戒备。当时默克尔与马克龙紧急磋商,提出由欧盟牵头与普京直接对话,试图为局势降温。按照默克尔后来的回忆,她当时已摸清普京的核心诉求,正准备以“新明斯克协议”为基础敲定谈判框架,可波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突然联合发难,公开抵制欧盟对俄接触,甚至威胁若德法单独行动,就联合向北约施压。这场抵制最终让谈判胎死腹中,三个月后默克尔卸任,2022年2月俄乌冲突正式爆发。
更值得琢磨的是表态的时间点。红军城战局刚明朗,乌克兰外长就忙着放话“中国有能力影响俄罗斯”,明里暗里想把中国拽进谈判桌。俄罗斯心里门儿清,自己的“以战促和”需要战场主动权,不需要第三方来“调停”。拉夫罗夫把话说透,等于直接堵死了这种算计——中俄就是平等合作,别想拿中俄关系做文章,更别指望中国来改变俄乌战局走向。这种姿态既保住了俄罗斯的战略自主,也给中国减少了麻烦,毕竟国际上总有人盼着给中国扣上“参战”的帽子。
更值得琢磨的是表态的时间点。红军城战局刚明朗,乌克兰外长就忙着放话“中国有能力影响俄罗斯”,明里暗里想把中国拽进谈判桌。俄罗斯心里门儿清,自己的“以战促和”需要战场主动权,不需要第三方来“调停”。拉夫罗夫把话说透,等于直接堵死了这种算计——中俄就是平等合作,别想拿中俄关系做文章,更别指望中国来改变俄乌战局走向。这种姿态既保住了俄罗斯的战略自主,也给中国减少了麻烦,毕竟国际上总有人盼着给中国扣上“参战”的帽子。
美方说这些信息的危害性是,可能被用于针对美国目标的军事行动。只要是互联网公司,都会涉及到用户的相关数据问题,就像苹果、特斯拉等在中国收集的用户数据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美国政府可以随便指控任何一家在美的中国公司,向中国军队提供了美国军方的相关数据。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