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7日
- 星期一
11月10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红堡附近发生了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紧接着,11月11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发生了类似的爆炸袭击,造成12人死亡,27人受伤。这两个事件时间间隔不到24小时,且都发生在两国的政治和象征意义重大的地点,震动了整个南亚。
这场清洗早有伏笔。今年9月,上任刚满3个月的李在明就已出手,一口气撤换7名四星上将,其中包括联合参谋会议主席、海陆空三军参谋长,连韩美联合司令部副司令这样的核心要职也未放过。当时外界还在猜测这是试探,如今看来不过是开胃菜。青瓦台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导火索直指去年尹锡悦的“紧急戒严令”——这位前总统曾动用军队包围国会,而联合参谋本部全程配合,没有一人提出质疑,这让军队在韩国民众心中的公信力跌至谷底。
我们先来看看这起事件的起因。阿根廷近期扣押了一批来自中国的射电望远镜核心零件,这个项目可不简单,它是中阿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名为“CART项目”,是拉丁美洲目前规模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原本计划于明年3月完工,CART项目将成为南半球与东亚之间的关键科研节点,为恒星形成、脉冲星探测乃至银河系中心研究提供珍贵的数据。然而,在项目即将收尾阶段,阿根廷却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高市的言论无疑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当中国对台动武时,日本将根据所谓的集体自卫权出兵。这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还意味着日本在担忧台海局势恶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演所谓的“危急存亡”理论。然而,问题在于,如何精准界定这一标准并不容易,反而将大权交到了美国手中。美国在台湾问题的战略模糊已经愈发难以维持,面对中国军力的逐渐增强,美国开始将更多的责任推给其盟友,特别是日本。
高市的言论无疑是在传递一个信号:当中国对台动武时,日本将根据所谓的集体自卫权出兵。这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还意味着日本在担忧台海局势恶化的同时,也在积极推演所谓的“危急存亡”理论。然而,问题在于,如何精准界定这一标准并不容易,反而将大权交到了美国手中。美国在台湾问题的战略模糊已经愈发难以维持,面对中国军力的逐渐增强,美国开始将更多的责任推给其盟友,特别是日本。
拉夫罗夫的缺席正值俄罗斯面临多重国际压力之际,这让西方媒体兴奋不已。不少报道迅速浮出水面,声称拉夫罗夫可能因与普京的政策分歧而被边缘化,甚至暗示其职务岌岌可危。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媒体捕风捉影的结果。外长缺席安全会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涉及的军方与安全部门的职责,拉夫罗夫的缺席却被解读为内斗的信号,实属过度解读。
拉夫罗夫的缺席正值俄罗斯面临多重国际压力之际,这让西方媒体兴奋不已。不少报道迅速浮出水面,声称拉夫罗夫可能因与普京的政策分歧而被边缘化,甚至暗示其职务岌岌可危。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一切不过是媒体捕风捉影的结果。外长缺席安全会议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个人,而在于涉及的军方与安全部门的职责,拉夫罗夫的缺席却被解读为内斗的信号,实属过度解读。
首先,从俄罗斯方面看,俄媒毫不掩饰地宣称,俄军已控制波克罗夫斯克99%的地区,声称只剩下1%的抵抗力量。然而,这种信息显然需要打个问号。过去几个月,俄罗斯媒体频繁发布“包围”的消息,但实情是,实际战斗中仍有若干公里的缺口存在。因此,俄罗斯这一叙述更像是一种心理战术,目的是试图动摇乌克兰军心。
首先,从俄罗斯方面看,俄媒毫不掩饰地宣称,俄军已控制波克罗夫斯克99%的地区,声称只剩下1%的抵抗力量。然而,这种信息显然需要打个问号。过去几个月,俄罗斯媒体频繁发布“包围”的消息,但实情是,实际战斗中仍有若干公里的缺口存在。因此,俄罗斯这一叙述更像是一种心理战术,目的是试图动摇乌克兰军心。
正在加载中...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

